2025年11月18日,凌晨两点。
深圳南山,科兴科学园的一间办公室里,只有林宇工位上的显示器还亮着。屏幕发出的冷光打在他脸上,映出那副无框眼镜下布满血丝的双眼。
他并没有在写代码。
他的双手交叉在胸前,身体深深地陷进那把已经坐了五年的赫曼米勒椅子里,像是一尊正在风化的雕塑。屏幕上正在播放 Google 的全球发布会直播。
"……这就是 Gemini 3 Pro。"
台上的演讲者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声嘶力竭地喊出"颠覆"或者"革命",他的语调平静得像是在宣读一份天气预报。但林宇感到了一种物理上的寒意,顺着脊椎骨一点点爬上来,最后停在后颈窝,那里被空调冷风吹得有些僵硬。
屏幕上,演示者正在展示最新的 "Deep Think" 模式。他没有输入任何代码,只是对着麦克风说了一句:"帮我构建一个基于 React 19 的电商后台,要有实时库存同步,并且针对弱网环境做离线优化。"
光标开始闪烁。
不是那种逐字逐句的生成,不是那种像打字机一样的节奏。屏幕上的代码是以"块"为单位出现的。左侧的文件树像疯狂生长的藤蔓一样迅速展开:src, components, hooks, utils, tests……
五秒钟。
仅仅五秒钟,一个包含完整架构、状态管理、甚至单元测试的项目结构就完成了。演示者点击了"运行"。右侧的预览窗口里,一个流畅、现代、交互完美的后台管理系统弹了出来。
林宇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自己左手边的副屏。那里停留着他写了整整三天的代码——一个类似的库存同步模块。为了处理弱网环境下的数据一致性,他写了三个自定义 Hook,用了两百多行代码来处理各种边缘情况:请求去重、乐观更新、冲突回滚。他为这段代码感到骄傲,觉得它是优雅的、健壮的。
但屏幕上那个 AI 生成的版本,只用了一个林宇从未见过的 API 组合,就实现了同样的功能。而且,它还顺手把 TypeScript 的类型定义写得滴水不漏。
直播还在继续,弹幕已经疯了。 "前端已死,有事烧纸。" "失业倒计时开始。" "这哪是 Copilot,这是 Captain。"
林宇关掉了直播页面。办公室里恢复了死一般的寂静,只有机房服务器隐约的嗡嗡声,像是一种低频的耳鸣。他伸出手,摸了摸键盘。那是一把 HHKB Professional 2,静电容轴体,键帽已经被他盘得油光发亮。这把键盘陪他度过了无数个通宵,敲下过数百万行代码。
此刻,他觉得它冷得像一块墓碑。
第二天早上九点半,早高峰的电梯里挤满了背着双肩包的年轻人。
空气中弥漫着豆浆、咖啡和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焦虑味道。林宇被挤在角落里,手里提着一杯冰美式。他看着电梯显示屏上的数字跳动,脑子里还在回放昨晚的画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