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明:

这是我让 Gemini 3 Pro 写的小说,主题为:

「2025年11月,一个34岁的经验丰富前端工程师,看到了新发布的 Gemini 3 Pro」

下面是小说正文:

奇点前夜

第一章 代码的墓志铭

2025年11月18日,深夜11点42分。

陈远盯着显示器右下角的时间,手指机械地在HHKB键盘上敲击着 git commit -m "fix: z-index issue on modal"。在这个时间点,位于北京海淀的这间出租屋里,只有机械轴回弹的脆响和机箱风扇的低鸣。

34岁,资深前端专家,P7级。这些标签像某种陈旧的勋章,挂在他日益后移的发际线上。

浏览器的一个后台标签页突然闪烁起来。是Google I/O Connect的特别直播推送。陈远端起早已凉透的马克杯,抿了一口苦涩的速溶咖啡,随手点开了那个标签。

屏幕上,Google DeepMind的负责人正站在极简的舞台中央,背后的巨幕上只写着一行字:Gemini 3 Pro

“我们不再讨论参数量,不再讨论上下文窗口的长度,”负责人的声音经过杜比音效处理,显得格外沉稳,“Gemini 3 Pro 只有一个核心指标:意图的零损耗交付。”

陈远嗤笑了一声。作为从jQuery时代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“老切图仔”,他见过太多技术泡沫。Copilot刚出时大家说要失业,GPT-4出时说要失业,Cursor大火时也说要失业。结果呢?需求文档依然像烂尾楼一样千疮百孔,屎山代码依然需要他这种“代码保洁员”去一铲子一铲子地清理。AI能写出增删改查,但理解不了产品经理那句“要一种五彩斑斓的黑”。

“现在,演示开始。”

陈远本来准备关掉页面去洗澡,但画面中的演示让他鼠标悬停在了半空。

演示者没有打开IDE,没有打开终端。他只是在一个纯白的对话框里上传了一张手绘的草图——那是陈远最熟悉的、产品经理画在餐巾纸上那种逻辑混乱的草图。

“这是一个跨平台的物流调度系统,我需要它对接真实的Google Maps API,后端用Go,前端用Next.js 16,必须包含完整的鉴权和高并发下的WebSocket推送。”

进度条没有转圈。